做好这些降噪防治措施,对建筑噪声说再见
作者: 创始人     时间:2024-10-11 13:57:15

1、房屋面冷却塔噪声

影响对象:振动影响下方功能空间、噪声影响周边敏感住区。

噪声特性:冷却塔的噪声源包括侧面的进风和顶部的出风噪声,其中顶部出风噪声的强度通常较高。单台流量500m³/h的冷却塔,噪声可达到70dBA以上。

控制目标:在综合城区,屋面排放边界和塔楼立面处噪声应在白天控制在60dBA以下,夜间需低于50dBA。

控制措施:减振措施通常包括使用50~75mm静扰度的弹簧减振器和浮筑楼板,特别是在下方为敏感功能区域时。若屋面附近有人活动平台或靠近建筑立面时,建议安装隔声罩或隔声屏障以减少噪声传播。

9

2、屋面风机噪声

影响对象:震动影响下方功能空间、噪声影响周边敏感住区。

噪声特性:风机噪声集中在中高频段,且具有较强的方向性。当风机的风量较大时,噪声强度也会随之增加。例如,50000m³/h的排油烟风机噪声可达到75dBA,而15000m³/h的混流风机噪声则可达80dBA。

控制目标:边界噪声在白天需控制在60dBA以下,夜间在50dBA以下。

控制措施:风机出风侧需安装适用的消声器。对于集群安装的风机,由于噪声叠加效应,可能需要设计隔声罩来进一步减少噪声。

 
5

3、生活水泵噪声

影响对象:噪声及振动会影响机房周边的空间和通过水管传播至其他区域。

噪声特性:类似制冷机房的噪声,单台功率100kw的泵组产生的噪声可达85dBA。

控制目标:避免低频结构噪声影响其他功能空间。

控制措施:由于水泵噪声主要集中在160Hz频段,容易引发结构传声。因此,主机需配置25~50mm静扰度的弹簧隔振器,水泵管道需采用软连接,并配备25mm静扰度的弹簧隔振装置。此外,机房的墙面及天花板应安装高效吸声材料,减少室内噪声的叠加。

2

4、制冷机组噪声

影响对象:噪声会影响上方的功能空间。

噪声特性:制冷机组及配套泵组作为典型的高噪声源,噪声频带较宽,达80~85dBA。

控制目标:避免受到低频结构噪声的影响。

控制措施:机房内应通过高效吸声材料减少室内反射声,源头噪声可通过50mm静扰度的弹簧减振器进行控制。此外,对于机房上方为大堂、休闲区等敏感空间的,应配备隔声吊顶以进一步减少噪声。

shandong施工中

5、变压器组噪声

影响对象:噪声主要影响上方的功能区域。

噪声特性:变压器噪声较集中于50~80Hz之间,属于典型的中低频噪声源,声级虽仅为70dBA以内,但穿透性强,容易引起不适。

控制目标:确保公共空间不受低频结构噪声影响。

控制措施:机房墙顶面应做高效吸声构造减小室内反射声叠加来抑制源强。对于机房上下方为大堂、休闲吧等可能的精装商业空间,应做隔声吊顶强化,进一步控制低频透射声。位于避难层的变电站应做弹簧减震器或浮筑楼板加以控制。

6、服务器机房噪声

影响对象:噪声会影响服务器机房周边的功能空间。

噪声特性:服务器及其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,声级叠加可达65~70dBA,噪声能量集中在中高频段。

控制目标:室内噪声45dBA以下。

设计与控制:对于服务器数量较多的机房,应确保机房门的隔声量达到35dB以上,以避免噪声通过薄弱点传递到周边空间。

7、屋面排水管传声

影响对象:下方住户区容易受到噪声干扰。

噪声特性:排水噪声会随着水流量和流速的变化而变化,强降雨时噪声可透过吊顶传播至住户区,声级达到40dBA以上,而无吊顶时噪声可能更高,达55dBA以上。

控制目标:排水噪声透过吊顶后应衰减至35dBA以下,以避免对住户产生干扰。

控制措施:设计上应避免排水管道横穿精装吊顶区,若无法避免,建议对排水管进行隔声处理,并结合吊顶增加隔声措施。

8、避难层转输泵房噪声

影响对象:噪声和振动会影响上下层空间。

特性:避难层的泵房噪声,尤其是低频振动,会对上下层空间产生显著影响。

控制目标:上方的空间不应受到低频结构噪声影响。

控制措施:如弹簧隔振器不能完全解决问题,建议使用浮筑楼板和隔声吊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噪声控制。

9、电梯和井道传声

影响对象:噪声-与井道相邻的空间会受到噪声影响。

特性:电梯运行时会产生中低频结构噪声,虽然声级不高,但因偶发性会影响工作效率。

控制目标:确保电梯运行时的噪声透入其他空间后降至35dBA以下。

控制措施:设计时应避免电梯井道与其他公共区域相邻,若不可避免,则需使用减振龙骨轻质墙体以抑制结构噪声,或在电梯轨道上设置隔声垫。

10、外立面幕墙隔声

影响对象:室内区域会受到噪声影响。

特性:外立面隔声效果不足时,室外噪声可能导致室内噪声超标,尤其是主干道两侧的噪声通常在70dBA以上。

控制目标:室内噪声小于45dBA,

控制措施:设置隔声效果在30dB以上的外窗或幕墙,如靠近高架或轻轨的区域,应适当提高隔声设计标准。

11、办公会议空间之间隔墙隔声

影响对象:隔声-会议室、独立办公室。

噪声特性:空气声隔声不够会导致相邻空间的私密性不足,影响信息的安全性。

控制目标:确保独立会议室和办公空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量达到45dB以上。

控制措施: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、2+1+2双层C75龙骨系统(填充玻璃棉)石膏板墙均可达到,难点在于穿墙风管的封堵密封性,墙与幕墙竖梃的交接节点,插座空洞,因为竖梃是空心铝型材,一般需要用实心板加龙骨和吸声填充措施来强化。

12、楼板隔声

影响对象:下方敏感空间受到影响。

噪声特性:空气声隔声一般不会出现问题,主要问题在于楼板的撞击隔声性能不足,例如重物落地或家具拖动引发的噪声。

控制目标: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65dB,

控制措施:100高以上的防静电架空地板可以有很好的撞击声抑制效果,无须额外的声学措施强化。楼层上方2mm塑胶地板能在减少撞击声等方面比楼板仅能提供2-3分贝左右增强,从使用场景上来说如上方有经常挪动座椅场景需要加强隔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