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进行噪音治理方案详细设计
作者: 中广通环保     时间:2024-12-02 09:34:56

噪声与振动控制项目大体分为三大类,一是新建项目,二是改建项目,三是单体污染项目。无论是哪一类项目,其设计程序基本如下所示。


1111


(1)明确噪声与振动控制的目的


噪声与振动污染有时是给周围环境带来危害,需要执行环境保护标准;有时是给造作这带来危害,需要执行劳动保护和卫生标准;有时是两者兼有,既危害操作者,又给周围环境带来危害及污染,此时需要满足环保和劳保两种标准的规定。


噪声与振动控制的目的不同,所采取的治理措施也不同。新建项目或改建项目环境目标确定后,可以在总图布置上采取措施,使污染源原理敏感点;可以将噪声源相对集中,统一采取措施;应用低噪声生产工艺,选用无污染或少污染设备;尽量做到不采取治理措施就能达到环保或劳保标准规定,非采取治理措施不可的项目,也应做到技术上先进,经济上合理。技术措施的目标是安全、卫生、达标、稳定、耐用和文明。


(2)噪声与振动污染源的调查测试、预估评价


对于新建项目,所选定的设备,其中有噪声和振动污染的,应给出噪声振动指标;如无指标的,应进行同类设备的类比调查测试。对于改建项目或单体污染项目治理,由于污染源已经存在,多数是进行现场调查测试。根据测试数据,按一定模式进行评价、预测、预估。


噪声与振动的预测预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,预测预报即环境影响评价,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。例如,一个工程尚未建成,或一条交通道路尚在设计之中,无法进行实测。此时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工厂有哪些主要噪声源和振动源,他们的噪声、振动是多少分贝、离开敏感点的距离是多少米。如果是道路的话,车流量和车速是多少。建设项目周围的背景噪声或本底振动是多少分贝,周围环境对噪声辐射和传播有何影响。根据这些基本信息,可以通过一定模式的数学运算预测出项目建成后,噪声源和振动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。从而在建设过程中,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,达到环保或劳保要求。这样做比项目建成后,污染已经形成,再来进行治理要好得多,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
(3)治理效果的测定验收


控制措施的针对性、有效性和实施的可能性,最终体现在治理效果上,而治理效果又是以实测数据为准的。


噪声和振动的测定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,以便了解各阶段治理效果,找出改进之处。整体设计措施实施后的测试是为验收提供依据。若测试结果达到设计要求或达到标准规定,则可通过验收,投入运行。若不达标,则应找出原因,采取补救措施,直至达到验收。


噪声与振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,应全面考虑,综合分析,不可偏废。



(4)选择噪声控制措施


噪声控制措施的确定,应从三个方面考虑,首先是噪声源的特性,是空气动力性噪声,还是机械噪声,或电磁噪声,不同性质的噪声源,采取的控制措施是不同的;其次是治理措施的经济性;再次是施工的可能性。


在具体控制措施上,大体就是本手册有关章节中所列出的七大类-消声、隔声、吸声、隔振、阻尼减振、个人防护和低噪声产品的应用。有的噪声源采取一项治理措施就可以达到标准规定,有的需要同时采取几项措施,进行综合治理。控制措施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的合理性是设计追求的目标。治理措施不能影响原有设备的技术性能,如有影响,也应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。噪声治理措施的先进性应建立在有可能实施的基础上。有些治理措施很先进,但无法实施,这也是不行的。


(5)治理效果的测定验收


控制措施的针对性、有效性和实施的可能性,最终体现在治理效果上,而治理效果又是以实测数据为准的。


噪声和振动的测定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,以便了解各阶段治理效果,找出改进之处。整体设计措施实施后的测试是为验收提供依据。若测试结果达到设计要求或达到标准规定,则可通过验收,投入运行。若不达标,则应找出原因,采取补救措施,直至达到验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