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当前上海生态环境质量及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
空气质量
2024年成果:空气质量优良率88.5%(同比升0.8%),PM2.5年均浓度28.4微克/立方米。
2025年计划:完成第三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,推进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,淘汰3万辆国四柴油车,全覆盖重点工地扬尘在线监管。
水环境治理
2024年成果:地表水水质优良率99.3%(历史最佳)。
2025年计划: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,完成65%入河排污口整治,推进105条(个)美丽幸福河湖建设,整治27条水质易反复河道。
土壤安全
2024年成果:重点建设用地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%。
2025年计划: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治,开展重点单位隐患排查“回头看”,建立全过程土壤管理体系。
民生环境改善
油烟与噪声治理:2024年噪声投诉量降16%,推行广场舞规约;2025年将印发油烟防治指引,推进23个宁静小区建设,实施夜间施工分类监管。
“无废城市”建设:2024年建成371个“无废城市细胞”;2025年推动固废近零填埋,再建200个“细胞”。
二、生物多样性现状
目前官方披露的信息中未提及生物多样性“家底”具体数据,需进一步关注后续发布。
三、生态环境领域惠企利民措施
环评优化(“环评+”工程)
环评+空间:扩大67个产业园区环评豁免/简化范围,支持“工业上楼”。
环评+产业:聚焦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专项政策。
环评+项目:开通重大工程“绿色通道”,加快审批流程。
三大服务平台
绿色金融平台:完善绿色项目库,促进银企对接。
科创转化平台:升级低碳创新基地,支持技术研发与转化。
碳市场平台:深化碳市场改革,助力企业低碳转型。
智慧执法监管
差异化监管:基于企业信用与风险分级分类。
智慧化手段:建设“生态大脑”,运用大数据提升监测能力。
“检查码”制度:推行“无码不查”,减少重复检查,减轻企业负担。
总结
上海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空气、水、土壤及民生痛点,2025年将推进精细化治理。惠企政策通过优化审批、搭建平台、智慧监管等措施,助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并进,进一步提升市民生活品质。